python基础-变量与运算符

简介:python变量定义,基础运算方式

1. 变量

变量是由字母数字下划线组成,并且不能以数字开头。这一点和其他语言有点不一样,在PHP中我们都是以 $ 开头。 python的变量的定义不能和python的关键字相同,这些关键字也称为保留关键字。这一点几乎所有变成语言都是一样的,都有保留关键字,定义的变量不能与保留关键字相同 因为python是一种动态语言,所以,变量的值的类型可以随意改变。这一点和PHP,JS很像。例如:

# 定义变量a
a = 1
# 修改变量的值为字符串类型
a = '测试'

在python中,一个变量a 赋值给 变量b 后,再去修改 变量a 的值时,变量b 的值可能会跟着改变。 如果值是非列表、集合、字典类型的数据结构时,a赋值给b 等同于值的拷贝。反之,a赋值给b,等同于变量地址的引用。 具体表现如下:

a = 1
b = a
a = '测试'
print(b)  #输出:1

c = [1,2,3,4,5]
d = c
c[0] = '测试'
print(d) #输出:['测试',2,3,4,5]

print(c) #输出:['测试',2,3,4,5]

注意:变量的值为列表时,c赋值给d后,修改c的值后,d的值也跟着变化,这种赋值就是变量指针引用

这一点和其他语言完全不同,在其他语言中,比如PHP中,变量的赋值都是值的拷贝,如果需要指针引用,需要在变量前加 "&" 符号

在python我们可以通过 = 进行赋值,但是如果我们需要同时给多个变量赋值时,python有一个简化方式:

a = 1
b = 2
c = 3
# 简化后
a,b,c = 1,2,3

2. python运算符

2.1 算数运算符

  • +   加法
  • -    减法
  • *    乘法
  • /    除法
  • %  取余
  • //  取整
  • **n 某个数的n次方,例如:3**2 = 3的2次方

注意:如果是字符串 + 字符串时,这里的 + 号是拼接的意思。例如:'a'+'1'  结果是 a1

除法运算后的结果永远都是浮点数,并且字符串不能用于除法运算

2.2 比较运算符

  • ==  等于
  • !=    不等于
  • >     大于
  • <     小于
  • >=  大于等于
  • <=  小于等于

注意:字符串必能与 int 类型进行比较,否则会直接报错:not supported between instances of 'str' and 'int'

但是字符串与浮点数比较时不会报错,并且字符串 '1'==1.0 是False,''==0 也是False。这一点和大多数动态编程语言都不相同,例如在PHP及JS中,''==0 、'1'==1.0'1'==1 都是True

2.3 逻辑运算符

  • and 且运算
  • or    或运算
  • not  取反

2.4 成员运算符

  • in        是否存在
  • not in 是否不存在

在python中,所有数据类型都可以使用成员运算符。但是字典使用运算符时,判断的字典中的key 而不是value值,这一点大家需要特别注意。例如下面的字典成员运算:

a = {'ceshi':'测试'}

print('ceshi' in a) 

打印的结果是:True

有遗漏或者不对的可以在我的公众号留言哦

编程经验共享公众号二维码

编程经验共享公众号二维码
更多内容关注公众号
Copyright © 2021 编程经验共享 赣ICP备2021010401号-1